22,09,2023735人 辽建置地
01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即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自从阶级产生以后,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摘自《辞海》)02
意识形态工作怎么干?
03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什么?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强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规定,各级党委对宣传工作负主体责任,主要职责包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宣传部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包括统筹协调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协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巡视巡察开展专项检查。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作出具体规定。
(来源《<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学习问答》,中国方正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